
楊僑鎮小坑辦事處種植的奇楠沉香。楊僑鎮供圖
在博羅縣楊僑鎮小坑辦事處的山間,連片的奇楠沉香林順著地勢鋪展,油綠的枝葉在陽光下閃爍著生機……為推動綠美生態建設,楊僑鎮以“百千萬工程”為抓手,積極引導林農轉變傳統種植觀念,充分發揮生態效益,精準提升森林質量,讓優質林木資源成為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,為綠美鄉村注入新活力。
“過去種桉樹,效益單一還影響生態,現在改種奇楠沉香,一身是寶,前景可期!”站在自家220畝的奇楠沉香種植基地,返鄉創業者楊遠平的話里滿是底氣。去年3月,在外打拼多年的他嗅到奇楠沉香的市場潛力——這種被譽為“香中之王”的珍貴林木,市場需求旺盛,全身皆可利用,是兼具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的優質樹種。楊遠平投入400多萬元,將承包的桉樹林全部改造為奇楠沉香產業基地,種下7.5萬株嫁接優質種苗。如今,這些沉香樹已長至1米多高,枝葉繁茂、長勢喜人,預計5年后可實現人工結香,迎來收獲期。
在楊遠平的規劃中,這片沉香林的價值遠不止于“結香賣香”。“沉香樹3年可采葉制保健茶,三四年開花結果后能提煉藥用精油,成樹結香更是稀缺珍品。”楊遠平介紹,自己常年奔波于海南、珠三角等地調研市場,“只要品質過硬,從葉子到沉香,每一款產品都不愁銷路”。這份對產業的信心,讓他萌生了擴大規模的想法:“接下來我計劃擴大種植面積,帶動更多鄉親一起種。”
楊遠平的創業故事,正是楊僑鎮林業轉型的縮影。近年來,楊僑鎮黨委通過召開專題會議、組織實地考察、開展技術培訓等舉措,鼓勵林農逐步減少桉樹種植面積,改種高價值經濟林木,培育優質林木資源,增強可持續發展內生動力。其中,奇楠沉香種植成為亮點之一。
目前,楊僑鎮種植沉香面積達800畝,接下來將在塔東辦事處規劃種植奇楠沉香350畝。同時,加強政策宣傳,廣泛凝聚種植戶共識,發動社會力量提供技術指導服務,為農戶提供從種苗選育到田間管理的全程技術扶持,培育優質森林資源,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效益雙豐收。
記者朱麗婷 通訊員向媛媛